[original link: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6e9d5da01017kLinkjk.html]
(2011-05-21 / 华商报专栏 / 闾丘露薇)
在利比亚首都的外国记者,有的冒着风险,溜出酒店,在很秘密的地方,采访到了反对卡扎菲的的黎波里民众,而为了保护这些被访者,他们直到离开利比亚,才播出了这些访问。而有的则在政府人员的陪同下,采访的黎波里的市民,结果人们像躲避瘟疫一样逃避着镜头和话筒。
这样的场景出现在叙利亚和约旦,黎巴嫩,以及土耳其的边境,那些从叙利亚逃难过来的叙利亚人,绝大多数保持沉默,因为他们担心,如果未来有一天再回去,或者是自己依然留在那里的家人,会不会因为他们说了不应该说的话,而惹来麻烦。
这让我想起2003年的巴格达,当萨达姆还没有下台的时候,美国每天轰炸巴格达,我们在政府安排下,每天忙着拍摄那些遭到轰炸的场所。在我们拍摄的时候,总有一些聚集在一边的愤怒的民众,他们喊着口号: 为了祖国,为了萨达姆,会奋战到最后一刻。
我们每天在政府的指定人员陪同下采访街头民众,他们的答案惊人的相似。他们热爱他们的领袖萨达姆,他们痛恨美国,因为正在侵略他们的国家。我还记得,当时的一名中国军事专家,很有信心的认定,如果美军进入了巴格达,会面临激烈的巷战,因为这里的人民会拿起枪,保卫自己的家园,而这样的假设,卡扎菲的儿子赛义夫也用来警告国际社会,如果打到的黎波里,那末一定会血流成河。
我不知道赛义夫的预言是否准确,我只是很清楚的知道,当美军抵达了巴格达郊外之后,萨达姆和他的手下消失了,没有任何抵抗,更没有游击战,美军如入无人之境,而巴格达的民众奔走相告,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跑到那些广场,把萨达姆的一座座雕像推翻。而那些我们曾经采访过的民众,很认真地告诉我们,他们是如何痛恨萨达姆的独裁和残暴。
有些人会觉得,这些民众为何好像墙头草,没有立场,缺乏勇气,但是对我来说,对于他们,只有同情。因为在一个大家都清楚,说了真心话,会遭遇到怎样的后果的国家,不去指责统治者,而是去指责民众的懦弱,是很不公平的事情。不管是过去的伊拉克还是现在的利比亚,都有失踪的民众,而他们的亲人,甚至不敢谈论和追问他们的下落。
即便是在我们的生活中,也会有这样的情形,一个人私下的谈论,和公开的表述会有很大的差别,很多时候会让人觉得,是不是有点性格分裂。其实大家都明白原因,因为公开表述会引发后果,好的或者坏的。当然从积极的一面来看,至少私下的言论空间比以往大了很多的了,只是,问题在于,是否应该满足于这样?
这些日子,总有人出来呼吁大家,应该要说真话,我也相信,只要这样做的人多了,会改变社会。但是,我更相信,如果没有一个鼓励和容忍真话的制度性建设,会让一些走在前面的人付出太多,也让社会付出太多。
[original link: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wantdaily/0,5253,11052104x112010080500169,00.html]

2010-08-05 / 旺報 / 洪奇昌
中國建政已經60年,最近新聞報導指出,中國今年將超越日本而成為世界二大經濟體,但許多中國菁英分子卻選擇移民海外。中國的海外投資移民,帶走資金;技術移民,帶走人才;貪官汙吏移民,將黑錢漂白。長遠而言,社會中產階級外移,對中國的未來發展,影響最深。
改革開放後三波移民
最近,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奇表示,中國2009年GDP總額為4.985兆美元,依照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,2010年中國必將超越日本,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。他還指出,調結構、上水平、盡快提升人均GDP,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。除了經濟成長,不可否認,中國整體綜合國力,已經迅速崛起。王副主任所言,誠屬的論。
改革開放30年,中國藉著「城鄉二元體制」,與此制度下釋出的2億多農民工的廉價勞力,創造出年均GDP成長率9.5%以上、前所未見的「人類歷史上經濟發展奇蹟」,「30年走完人家100年的路」。現在貪汙的「裸官」、改革開放後致富的中產階級、中共「老革命」誓欲滅之的「富商、資產階級」,卻開始由「崛起」的中國,外移到美、加、紐、澳。
中國已不是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上半葉的那個貧弱戰亂的國家,而是經濟成長迅速、國力崛起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但許多中國菁英分子卻選擇移民海外,何以如此?其實,他們只是在追求自己或下一代的優質教育、安全食品、健全法治、乃至於一種心靈上的安全感、社會認同。而這些,正是中國現在還做不到的。
1980年代初改革開放初始的第一波中國移民,多為底層勞工的偷渡客,而1990年初改革開放路線確定後的第二波「洋插隊」,是在出國留學深造後而不歸國。現在,由於投資移民的門檻,必須僱用一定數量員工、每年達一定利潤;近十年的第三波中國移民主流是「技術移民」,技術移民與投資移民的比例約為20︰1。
中產菁英出走的現象
根據《南方周末》報導,新富階層、知識菁英已成為新世紀中國移民潮的主力軍,「幾乎所有一線城市中產階級的集體感受:每個人身邊都有起碼一個朋友正在或已經辦理了移民」。一批批名校碩士以上學歷、精通英語、專業領域、收入豐殷的中產菁英,褪下在國內「成功人士」的光環,成為中國移民潮的大宗。這些中國菁英階級的移民者,著眼自己子女的未來,希望下一代能在異國延續自己在國內的成功。
子曰:「危邦不入,亂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則見,無道則隱。邦有道,貧且賤焉,恥也;邦無道,富且貴焉,恥也。」一語道盡了中國知識分子、菁英階級移民的心路歷程!從社會面看,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,一切向「錢」看;現在,合理化中共統治的基礎便是「經濟成長」。至於成長背後的社會陰暗面事實,官方無意處理,更將此視為「破壞社會和諧」。
中產階級是社會理性聲音來源、中流砥柱,一旦出走,繼而起者,將是中低層的「順民」,對於政治的參與、監督,至多只是基本「維權層次」。他們若成為「不變的中共統治階級」的權力馭駛新對象,則社會流動將會停滯。尤有甚者,當腐化、不公義繼續,中國距離夢想中的強國、大國崛起,也就依然遙遠。
(作者為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)

2010-08-05 / 旺報 / 洪奇昌
中國建政已經60年,最近新聞報導指出,中國今年將超越日本而成為世界二大經濟體,但許多中國菁英分子卻選擇移民海外。中國的海外投資移民,帶走資金;技術移民,帶走人才;貪官汙吏移民,將黑錢漂白。長遠而言,社會中產階級外移,對中國的未來發展,影響最深。
改革開放後三波移民
最近,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奇表示,中國2009年GDP總額為4.985兆美元,依照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,2010年中國必將超越日本,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。他還指出,調結構、上水平、盡快提升人均GDP,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。除了經濟成長,不可否認,中國整體綜合國力,已經迅速崛起。王副主任所言,誠屬的論。
改革開放30年,中國藉著「城鄉二元體制」,與此制度下釋出的2億多農民工的廉價勞力,創造出年均GDP成長率9.5%以上、前所未見的「人類歷史上經濟發展奇蹟」,「30年走完人家100年的路」。現在貪汙的「裸官」、改革開放後致富的中產階級、中共「老革命」誓欲滅之的「富商、資產階級」,卻開始由「崛起」的中國,外移到美、加、紐、澳。
中國已不是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上半葉的那個貧弱戰亂的國家,而是經濟成長迅速、國力崛起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但許多中國菁英分子卻選擇移民海外,何以如此?其實,他們只是在追求自己或下一代的優質教育、安全食品、健全法治、乃至於一種心靈上的安全感、社會認同。而這些,正是中國現在還做不到的。
1980年代初改革開放初始的第一波中國移民,多為底層勞工的偷渡客,而1990年初改革開放路線確定後的第二波「洋插隊」,是在出國留學深造後而不歸國。現在,由於投資移民的門檻,必須僱用一定數量員工、每年達一定利潤;近十年的第三波中國移民主流是「技術移民」,技術移民與投資移民的比例約為20︰1。
中產菁英出走的現象
根據《南方周末》報導,新富階層、知識菁英已成為新世紀中國移民潮的主力軍,「幾乎所有一線城市中產階級的集體感受:每個人身邊都有起碼一個朋友正在或已經辦理了移民」。一批批名校碩士以上學歷、精通英語、專業領域、收入豐殷的中產菁英,褪下在國內「成功人士」的光環,成為中國移民潮的大宗。這些中國菁英階級的移民者,著眼自己子女的未來,希望下一代能在異國延續自己在國內的成功。
子曰:「危邦不入,亂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則見,無道則隱。邦有道,貧且賤焉,恥也;邦無道,富且貴焉,恥也。」一語道盡了中國知識分子、菁英階級移民的心路歷程!從社會面看,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,一切向「錢」看;現在,合理化中共統治的基礎便是「經濟成長」。至於成長背後的社會陰暗面事實,官方無意處理,更將此視為「破壞社會和諧」。
中產階級是社會理性聲音來源、中流砥柱,一旦出走,繼而起者,將是中低層的「順民」,對於政治的參與、監督,至多只是基本「維權層次」。他們若成為「不變的中共統治階級」的權力馭駛新對象,則社會流動將會停滯。尤有甚者,當腐化、不公義繼續,中國距離夢想中的強國、大國崛起,也就依然遙遠。
(作者為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)
[N.B.] For the items without weblinks, you've got to visit the homepage of its news media and then find the op-ed sections to get commentaries.
【台灣】
【中国大陆-全国】
【中国大陆-北京】
【中国大陆-上海】
【中国大陆-广州】
【中国大陆-成都】
【中国大陆-沈阳】
【中国大陆-厦门】
【中国大陆-湖南】
【香港】
【亚太】
【美洲】
【台灣】
【中国大陆-全国】
【中国大陆-北京】
【中国大陆-上海】
【中国大陆-广州】
【中国大陆-成都】
【中国大陆-沈阳】
【中国大陆-厦门】
【中国大陆-湖南】
【香港】
【亚太】
【美洲】